内五(姑息关怀科)
姑息医学科 — 引领生命有限患者的临床医疗服务潮流
减轻生命有限患者之痛苦,维护病患之尊严
姑息医学 - 关爱生命,维护尊严,整合躯体的、精神心理的、社会的和心灵的照护为一体;改善病人和他/她们的亲人(家属)的生命质量。
姑息关怀 - 就是对病人提供人文和医疗的整体关怀,把痛苦减少到最低,最大化的维护他/她们的尊严;让患者舒服无痛苦有尊严和安静的离开,让家属的心灵获得最大的慰藉,做到“生死两相安”。
姑息医学/姑息关怀与国际接轨的理念
确认生命的历程,死亡是生命的必然,既不加速也不拖延死亡(WHO);
反对放弃治疗,反对安乐死,反对过度治疗,反对任何不尊重生命的做法(EAPC);即使生命将终结,也要受到重视和让其珍贵。
组织机构 —
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姑息医学中心(2016)
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姑息医学科(1996)
国家卫计委2015年改善医疗服务创新活动“姑息医学科优质服务岗”(2015)
四川省医学重点学科 — 姑息医学科(2012)
李嘉诚基金会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宁养院(2007)
四川省卫计委宁养天年项目(2015)
四川省卫计委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2014)
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唐仲英姑息关怀中心(2016)
美国IAHPC成都教育培训中心(2007)
亚太地区APHN成员组织(2007)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会员单位(2013)
四川省医学会姑息医学临床学组挂靠单位(2002)
姑息医学科的发展 —
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姑息医学科始建于1996年,2002年成为WHO/OICPC姑息医学合作中心;2006年成为美国IAHPC国际姑息关怀协会成都教育培训部;同年,成为亚太地区APHN姑息关怀网络组织成员机构;2007年建立起李嘉诚基金会全国宁养医疗服务计划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宁养院;至2012年姑息医学科已建设成为“四川省医学重点学科”。
2015年被国家卫计委医政司授予“姑息医学科优质服务岗”的光荣称号。
2015年获四川省卫计委“宁养天年”健康服务业重大项目的资助,建立起“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姑息医学中心”在成都市区范围内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层医院建立起18家姑息医学;使得姑息医学服务获得有效的推广,并初步形成家居-社区-医院三级联动的姑息关怀服务网络;初步实现三级联动服务的远程查房/会诊服务,将传统的临床医疗服务模式与现代科技的电子化的网络服务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在四川建立起不同层面的、便利的和现代化的服务模式,让更多的生命有限患者能获得更好的生存质量。
2016年学科带头人李金祥教授获四川省卫计委、四川省精神文明办公室、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大美医者”的殊荣。
姑息医学科团队和服务机构
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姑息医学科是国内率先建立姑息医学病房服务、姑息医学家居服务和社区服务的专业化机构;并且建立起家居-社区-医院病房的三级联动姑息关怀服务网络和远程查房/会诊联动网络服务。
姑息医学科拥有37名专业化医护团队,包括12名医生、25名护士。该团队先后有50人/次赴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奥地利、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台湾和泰国等国家和地区受过严格的姑息医学专业化培训和留学,并且在20多年的姑息关怀/姑息医学服务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姑息医学临床服务实体包括病房服务、家居服务和社区服务。病房服务设置48张病床,开放单人间(可供病人和家属同住)和三人间;每年大约为> 600名生命有限患者提供姑息关怀住院服务。
姑息怀家居服务 — 宁养院是一个典型的慈善姑息关怀家居服务项目,由李嘉诚基金会提供资助,华西第四医院配套资金,对成都市为中心的100公里地域的“贫困癌症晚期疼痛”的生命有限患者提供上门免费家居服务,每年提供服务病人数≥550名;是四川省唯一为晚期癌症患者提供家居疼痛和痛苦症状免费服务的一块净土。
姑息医学的临床服务对象:
中晚期癌症的患者
非恶性疾病生命有限的患者(所有内科重大疾患晚期)
这个特殊的病人群体包括:
各年龄组(0 - 107岁)不同组织器官的中晚期癌症的患者
急性/慢性肾衰竭的患者
慢性气道阻塞性疾病晚期(COPD)的患者
慢性心脏衰竭晚期的患者
老年期及早老期器质性精神病状态(老年痴呆)的患者
中风后植物人状态的患者
运动神经元疾病(格林巴利氏综合征、脊髓侧索硬化征、渐冻人)的患者
慢性肝病/肝硬化晚期的患者
糖尿病晚期的患者
高龄伴多器官系统性衰竭的患者
综上述,提供对任何恶性/非恶性疾病的任何年龄组的生命有限的患者(HIV/AIDS患者,禽流感等烈性传染病除外)的医疗服务。
姑息医学科服务内容:
1. 病房姑息关怀服务 - 癌症晚期的/非恶性疾病的生命有限患者的整体姑息关怀服务,包括:
疼痛控制,针对中重度癌性伤害感受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和混合性疼痛等
生命末期谵妄/重度生存痛苦
疾病晚期与生命末期的各种并发痛苦症状:厌食/恶病质综合征、颅内高压,脊髓压迫综合征、高钙血症、系统性感染、出血/咯血、难治性恶心/呕吐、顽固性呃逆,恶性肠梗阻、大量腹腔积液和四肢重度水肿;大量胸腔积液、顽固性呼吸困难、激越性躁动不安、喉头吼鸣
多器官系统性衰竭的高龄老人的姑息关怀/支持关怀
针对患者各器官/系统衰竭和并发的各种痛苦症状的生命末期关怀(临终关怀)
生命末期整体关怀服务,含姑息性镇静治疗
2. 居家服务 - 宁养院上门免费为“贫困癌症晚期疼痛”的患者服务;以及家庭病床姑息关怀服务(待开展)
3. 儿童姑息关怀服务 - 以病人和家属为中心;对恶性/非恶性疾患晚期一诊断明确就可以配合应用各种治愈和延长生命的治疗。针对0 - 18岁的婴幼儿童和青少年的威胁生命的疾病状态(如癌症晚期、心脑肝肾衰竭),缩短生命的疾病状态(如粘多糖病,巴腾氏病),不进展但不可逆转的疾病状态(如重度脑瘫,多重失能)提供控制疼痛和缓解痛苦症状;同时关注心理的、社会的和心灵的需求。
4. 社会 - 心理 - 灵性关怀服务
患者及其家属面对疾病的进行性恶化和日渐衰退的功能障碍,感到担忧和恐慌;有必要对患者和她们的亲人开展精神心理疏导和安抚情绪;也要缓解照护者压力,辅导患者和家属之间的沟通;尽力帮助患者和家属寻找他/她们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医护团队有责任和义务帮助患者实现最后的愿望,包括为患者对“往生”场所的决定提供帮助和支持;在患者去世后对家属提供哀伤辅导。其服务尽可能的为病人和他们的亲人做到生死两相安。
5. 居家-社区-医院病房三级联动姑息关怀/临终关怀连接服务
随着“宁养天年”项目的执行和实施,逐渐开展了居家-社区-医院病房三级联动姑息关怀/临终关怀连接服务,以及远程查房/会诊的网络服务。让更多的患者居住在家,和/或入住在离家近的社区医疗机构和基层医院(如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邛崃中医院、大邑中医院、大观医院、和睦家老年病医院等20家医疗机构)都能够享受到姑息关怀的服务。
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三段18号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 姑息医学科(第一综合
楼四楼)
咨询电话:(028)85502625 (病房护士站) (028)85501520 (宁养院)
学科姑息医学专家团队(1)
李金祥 医生: |
蒋建军 医生: |
临床内科学博士,姑息医学科 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擅长晚癌病人镇痛和其它症状控制;有丰富的晚癌及其他生命末期疾病患者的姑息治疗经验。参与早期学科建设的各项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对姑息医学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陈慧平 医生: |
张川 医生:
陈 扬 医生:
毕业后长期从事临床工,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擅长晚期
癌症患者姑息治疗。参加多项姑息医学教育培训、模式研究、
症状控制研究,发表多篇学术文章。
谭芳 医生:
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分别于2008年、2011年在西南医
科大学(原泸州医学院)获得本科及硕士学位。参加工作时
间:2011年7月。主要学术成果: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
篇,擅长晚期癌痛病人姑息治疗和输血相关疾病处理,参加医
学/护理学术团队及任职情况:IAHPC和APHN组织成员
邓 茜 医 生:
州医学院)临床医学系,2010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中
心或硕士学位。2010年~2014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中
心参加住院医师培训。从事内科临床工作近9年,肿瘤学5
年,姑息医学2年。具有扎实的内科学基础,丰富的肿瘤放
化疗临床经验,对恶性/非恶性疾病晚期患者的生存痛苦和姑
息治疗尤为关注。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陈姗 医生:
2010年7月毕业于四川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历,毕业
至今工作于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姑息医学科。擅长晚期癌 症病人的癌痛、肠梗阻等症状控制治疗。
黄兰 医生:
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熟悉内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
发表医学论文多篇。擅长癌症晚期/非癌症生命有限患者的姑息
性治疗,整体关怀治疗;糖尿病的诊断及治疗。
吴艳 医生:
2013年在成都中医药大学获得临床医学学士学位,于2016年在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获得医学硕士学位。擅长晚期癌痛
病人姑息治疗。
张巾娜 医生
肿瘤学放疗专业硕士,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专科研究方向为 晚期肿瘤患者放疗后的姑息综合治疗。
Dr. Robert G. Twycross |
前WHO姑息医学召集中心主席。前英国牛津大学国际姑息医学中心(OICPC)主任、教授。全球姑息医学的创始人和领军人。1995年起,帮助中国培养了多名姑息医学人才,领导我科在成都和昆明举办了5届国际姑息医学学术研讨会,对中国姑息医学的奠基和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Dr. Bee Wee |
教授,英国牛津大学姑息医学 主任医师,英国国民卫生服务部 生命末期关怀国家临床主任,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名誉教授,对我院姑息医学科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支持和促进作用。
王英伟 医生: |
教授,台湾慈济大学人文医学科 主任,慈济大学综合医院心莲病房 主任,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名誉教授。对海峡两岸的姑息医学/安宁疗护的交流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Dr. Margaret O’Connor
|
Dr. M R Rajagopal |
教授,印度世界卫生组织姑息关怀合作中心 主任,Pallium Indina 组织创始人,国家姑息医学协会 主席,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名誉教授,对姑息医学在发展中国家的学科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